首页>>理论公理与体系>>最新理论体系
详细内容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是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在推信息化化深度融合重点中强调: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显然,无论是“工业4.0” 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共同点都是针对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深化,许多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而优先占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制造业的新工业革命核心技术顶层战略

但恕不知,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智能交通工具、等高端装,強调只是智能控制(大脑)技术的如何高端,但都忽略了智能动力(心脏)技术的重大智能要素,因为机器人智能交通工具等等高端装备的共性缺陷就是它们的可移动特性造成能量供给体系制约瓶颈。而智能动力(心脏)技术就正是弥补该共性缺陷并突破能量供给体系制约瓶颈。

试想,再高精尖的智能产品,离开了能源供给保障必将都是一堆废物。如果一旦由智能控制(大脑)技术和智能动力(心脏)技术共同集成的机器人等等高端装备又将会是一种什么层次的《中国制造2025

可是无论是“工业4.0” 还是《中国制造2025,竞都未提及智能动力(心脏)技术,是人类智慧还不到位?还是智慧远远滞后?就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在线客服
- 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